新闻资讯
NEWS

新闻资讯

最专业的美发工作室,让您的美丽从头开始

不能忘却的故土、故人与故事

时间:2024-03-05 02:18:23

  不能忘却的故土、故人与故事奋力抢救、打捞起的历史记忆,经由她洗练的文笔,触动了许多当代读者,尤其引起了高校知识分子的共鸣——他们既为读书人的烟火气温暖,也为一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唏嘘,进而思考一个人应该如何立身、治学,以及个人命运与时代气象的关系。

  今天单读分享知名记者钱钢、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海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吴志攀这三位“读者”的读后感。他们借这本书,重返了燕东园,重见在那里生活的人,他们听到了挺立于风雨的小楼想要说出的话语。

  亲爱的徐老师,这些日子,《燕东园左邻右舍》一直陪伴着我们。你写下了一段关于中国大学、中国学人的独特历史,勾勒了一幅弥足珍贵的巨匠群像。这里有记者徐泓的寻觅求证,有学者徐泓的旁征博引,更有“邻家女孩”徐泓的亲历与见证。掩卷太息,意绪难平,你说那一辈人“国难的时候回来了,国运转折的时候留下了,历次运动经受了,改革开放以后再尽力了”,这段话你是尽了最大努力说出来的,其间留白处,有多少痛楚与辛酸。最令我动容也最觉得意犹未尽的,是你的父母和六兄妹的故事。谢谢你,期待《韩家往事》。

  作者把燕东园里已经被认定为北京市历史建筑的 13 座小楼及没有被认定或被拆除的9座小楼,如珍珠般串联起来依次书写,不仅写建筑及环境特色,更重要的是逐个记述曾经居住过的几十位大师、专家教授,写他们的奋斗历程、光辉业绩、岁月沧桑。从早期时始,一直写到当代,百年间的燕东园变迁历历在目。

  我近几年也有兴趣观看每周一次的凤凰卫视“筑梦天下”栏目,它偏重于播映世界各地某个特殊地标性建筑的特征、绚丽文化色彩,以及从专业角度介绍建筑师。也曾浏览过作家岳南(一个六零后)撰写的《南渡北归》——他应该取材于各类图书馆、出版社的资料和个人感悟,尽管写出了许多时期的大师大教授专家,给人许多新鲜的历史知识,发人深省,但这套书偏重于写抗战时代,写大师名人也写政界人物,夹叙夹议,自然也会出现异于教科书的语出惊人的文字,有些认知引起争议。

  而作家徐泓的这本书则不只取材于北大清华和美国著名大学的图书馆,而更多地来自档案馆保存的历史资料的字里行间,还有许许多多亲历者或家属的口述,包括作者(一个四零后)本人的所见所闻,给人感觉是份难得的史料,是北大校史的补充和“外传”。作者在写作中以研究者的身份、严谨的态度倾注了非常多心血完美体育、汗水和眼泪,字字珠玑,以作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对一代大师的敬仰、对面目全非故土的重塑;同时也赞颂了美好世风学风,再揭露和贬斥了几近被忘却的不义事件。其真实性和真情实感不容置疑。

  这本书再一次让读者明白:优秀知识分子不仅非常热爱国家,盼望民富国强,不仅以实际行动引领民族文化科技发展,延续和传播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而且还在不断探索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知识分子”是一个精神世界广阔丰富的群体。他们在学习研究和传播文化科学知识过程中教书育人,在不断创新中追求愉悦快乐和幸福感。

  本人作为一名曾经的大学教师,一个 40 年代出生、经历过前后社会生活的老人,读这本大作后又一次强化了如下认知:在我们中国,个体命运总是与国家命运连在一起,个人的生存价值总是与国家兴衰、体制、治国方略密切相关。个人成材成器,没有才智不行,没有好的大环境也不行。在不良环境中,为人类抱薪者未必能受到社会尊崇;甚至会首当其冲地引火烧身。所以,要民族昌盛百姓幸福,必须要国泰民安,知识分子要有自由宽松和谐的发展条件,不能再折腾。

  从这本书里我增进了对大师、专家、教授、学识、书香、儒雅、风范这些词的理解,也扩大了对批斗浩劫、斯文扫地、走投无路等词汇的实际内涵认知。燕东园里曾有如此众多的大师。他们是民族的精英和骄傲,是大学教师的标杆,也是北大光辉历程中永远的苍松翠柏。尽管他们个人曾经有那么多遗憾与不幸。

  徐泓老师写了本好书,以个人的亲身经历,叙述了一段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燕东园前辈学者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迄今为止,这是我读过的讲述燕大和北大教授及家人历史往事最好的一本书。

  作者在燕东园长大,现在已年过古稀,用她七十多年的所见所闻,记述了燕东园 22 栋小楼主人的故事。这 22 栋小楼也是故事展开的线索,引出先后居住在这里的教授、夫人及孩子们的生动有趣、悲欢离合。这本书好像是一幅“清明上河图”,描述了从近代到当代的历史画卷。

  当时,能入住这 22 栋小楼的人,都是燕京大学和后来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这些大教授们虽然在其他史料中也有介绍,但是,作者按照左邻右舍关系,来讲述他们之间的交往,夫人和孩子们之间的友谊,以及这些教授因为时代动荡、战乱与荒诞而受到的影响,那段触及灵魂,甚至剥夺性命的岁月。作者将这些故事如此真实而平静地叙述出来,为燕大和北大校史,增添了重要一页。

  时期的燕东园,是读书人与人间烟火融合的一个“学镇”。燕京大学将它建在北大和清华两所大学之间。园内建筑,是美式“huose”(独栋小楼),有的是二层,有的是在二层上面加一个三角阁楼。园子在很高的一个台地,园内还有较高的土坡。从外面进燕东园,要上坡。骑自行车的人都得下来,推车上去。所以这里也叫“东大地”。我 1978 年来北律系上学的时候,只听说过“东大地”这个名字,不知道这里就是“燕东园”。园子内有旱河,有石桥,还有许多大树和低矮的花草。园子周边是各种小饭馆和小铺子,再往东几里路,就是清华园火车站。

  在书中看到,时的燕东园周边,有很多小铺子,有卖菜的,卖猪肉的,卖羊肉的,卖杂货的,也有小饭馆,还有修理店完美体育、理发店等。卖主们既居住于此,又在此地做小买卖。在步行几分钟的范围内,居民就可以解决日常生活所需。那时买主与卖主是熟人,都知道对方姓名。除了买东西外,还要聊几句家常。甚至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也能帮把手。读书人与人间烟火在此时此地可以融为一体。比较今天的大城市,消费者与经营者没有“价钱”之外的交流,尽管他们面对面,彼此却十分陌生。

  那时这里住的大都是留学回来的博士,夫人们大多数也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的子女通常有 4—5 个,而且大多数后来都学有所成。仔细研读他们各家各户教育子女的故事,本身就可以成为一本很好培养子女的“教科书”。

  一是要求孩子多读书,即使在社会上流行“读书无用论”时,依然要求孩子读书。二是让这些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家里充满书籍的环境。书中写到每一家时,都一定会描写这家教授先生的书房、书柜或书架,以及书籍的种类。那时也没有课外辅导班,也没有家教,都是孩子们自己读书学习。三是家长让孩子从小独立。那时孩子多,大孩子带小孩子上学,只有那些特别小的孩子,因为走不了很远的路,几家人共同请一老工人,骑一辆带车厢的三轮车,接送特别小的孩子们上下学。

  燕东园 22 栋小楼的主人,经历过我这一代后生不可想象的人生经历,他们命运的大起大落,成为我国教育史上触目惊心的一页。他们留学海外,再乘轮船在海上颠簸数月,回到国内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那时国内外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差距很大,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年轻知识分子,依然怀有励志报国的赤子之心和改变祖国贫穷落后面貌的理想。这是当时知识分子回国工作的主要原因。

  我从书中还看到其他原因,例如,那时回国出国都比较容易。大学制度中有连续教学若干年,就可以有一年出国访学的带薪假。所以国内科研工作者与国外联系较多,这有利于我国与国际先进科研高校保持联系。这本书提供的学术发展史料,也有助于我理解今天的“钱学森之问”。学术大师的出现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学术环境,学术环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学术管理制度。

  改革开放后被评为科学院士的学者,大多是这些早期回国前辈学者培养出来的学生。今天我国高校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基础完美体育,都是那时这批前辈打下的,这些前辈好比是今天高校学生吃水的“挖井人”。他们在条件比今天困难数倍的条件下,做出那么令人惊叹的学术成果,让我感到又敬佩又惭愧。敬佩他们一生都在学术领域奉献,其中许多人由于劳累过度和营养不良而英年早逝。书中多位学者在五十多岁、正值学术创造高峰时期去世。他们长时间都过苦日子,没有赶上享受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福。

  今天也说要准备过“苦日子”,但是我想,今天或明天“再苦”,也不能与这些前辈们的苦日子相提并论。看一看书中的记述就知道:这批前辈学者经历过抗战西迁,又经历过内战;有的人坐过日本人的监狱,有的人受打压;有的人在反右运动中因为直言不讳,被打成;更多的人在十年中,作为学术权威被批斗、抄家、关“牛棚”、下放劳动、接受再教育。在他们经历的年代里,读书人所受到的精神和肉体的冲击,比饥寒交迫还要深几个层次。其中,也有一些教授和夫人,忍受不了人格侮辱,选择了结束生命。大多数教授和夫人以坚韧不屈的性格,带着他们的孩子,从苦难中熬过来,迎来国家生态和社会生活改革开放的春天。

  徐泓老师的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个人叙述的家庭生活史,还是一本燕大和北大学术生活的发展史。如果我们要认识今天的学术和学人是怎么发展过来的,这本书必读。这是用第一手资料写成的书,书中内容真实客观,文笔生动简洁,故事有趣也有泪。读着清清流水般的文字,经过最寒冷的冬天,就到了充满喜气的龙年春节。

Copyright © 2012-2024 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 备案号:鄂ICP备102030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