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新闻资讯

最专业的美发工作室,让您的美丽从头开始

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

时间:2024-01-22 20:05:19

  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化妆品是指以涂搽、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化妆品分为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两大类。特殊用途化妆品是指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需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除上述特殊用途化妆品以外的化妆品均为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取得生产企业许可证后,产品经备案后即可生产。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化妆品类零售总额达3936亿元,同比下降4.5%,这是化妆品类目多年快速增长后首次出现下跌。其中12月份,化妆品零售总额为290亿元,同比下降19.3%。各大电商平台数据,绝大部分化妆品细分类目的零售额都在下降。

  中国的化妆品行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可将其分为早期阶段、缓慢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规范发展阶段一共四个阶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化妆品的国家之一,从历史古籍中可以查阅到画眉,点唇的记载,这就是化妆品行业的早期阶段。在20世纪初期,我国化妆品行业逐渐从家庭小作坊状态走向工业化,但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和传统思想的禁锢,发展十分缓慢。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化妆品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化妆品从奢侈品变为了必需品,化妆品工业也在蓬勃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化妆品市场呈现了百花齐放局面,为了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化妆品行业走上了规范化发展之路。

  2020年,我国出台了新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这是自1989年之后对化妆品相关行业监管规章制度进行的首次改革,提出了很多创新性方法;2021年2月出台了与条例相配套的《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措施,进一步规范了化妆品注册备案的各项资料,规范和精简了相关企业注册备案程序,大大降低了化妆品相关企业注册管理流程,促进了企业发展;2021年4月出台了与条例相配套的《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措施,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国内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工作,从法律层面约束了化妆品相关企业虚假宣传、误导等化妆品行业乱象。

  2022年陆续发布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化妆品电子注册证,《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正式上线等。监管的重点在于化妆品及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功效宣传评价规范、生产管理规范、标签管理等方面。强监管时代来临,对化妆品代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网购化妆品已经成为化妆品经营的主要渠道之一。网络经营化妆品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成为化妆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灾区完美体育。近年来网络经营化妆品的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网络经营化妆品的监督抽检不合格率、风险监测问题发现率均显著高于传统销售渠道。为进一步规范化妆品网络经营行为,2023年,国家药监局组织制定并公布《化妆品网络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自2023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

  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国人对外在形象要求与认知的提高以及核心消费人群结构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驱动下,国内化妆品行业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尤其是近两年以来,国内化妆品市场需求迅速增长,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不断提升。

  2020年全球疫情的爆发更加展现了中国化妆品市场顽强的生命力,在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下滑的背景下,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依旧能够保持较高增速增长,2020年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732.0亿美元,充分体现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

  我国化妆品市场以大众市场为主,但高端市场增长更快并且占比不断提升。而在人们肤质和传统文化习惯相近、但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的、香港市场中,港台同胞人均化妆品的消费水平更高,明显更加青睐高端化妆品。由此可见,我国化妆品市场以大众市场为主的格局主要与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有关,并且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我国高端市场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化妆品主要产品按市场规模分为护肤品、护发品、口腔用品、彩妆、婴幼儿用品等,与洗护相比,面部护肤品具有单价较高和需求丰富的特点,因此奠定了护肤品作为化妆品主要品类的基础。随着女性进入青春期,面部油脂分泌增加,开始出现面部,同时爱美意识增强,因而开始关注并使用面部护肤品完美体育。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的保湿、美白、抗皱等需求增加,对护肤品的功效要求增加,意味着所使用的护肤品单价增加。养成护肤习惯后消费者对护肤品的使用频次和需求稳定,因而护肤品占据化妆品市场的主要部分。

  彩妆市场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基数较小、成长空间大,另一方面是源自于美妆自媒体(如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对化妆技术和产品的普及。目前80后和90后女性是彩妆的消费主体,她们处于择偶与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对外表的关注与投入程度处于较高阶段。彩妆作为能够快速提升面部形象、改善精神状态的产品,其品牌营销也紧跟并推动时尚潮流的发展,切合80后和90后女性的爱美需求,因而得以快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显示,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42亿元,同比下降1.8%。在划分的18大类别中,化妆品2022年零售总额为3936亿元,比上年下降4.5%,其中12月份零售数据为290亿元,同比下滑19.3%。

  对比2017-2022年的化妆品零售数据,从图一可以发现,在2017-2021年的五年时间里,化妆品行业一直在稳步发展,其零售总额在逐渐增长,增长速度保持在10%左右。在2020年时,化妆品零售额已经突破3000亿大关,达到3400亿元。从3000亿到4000亿的盘子,化妆品行业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到2021年,化妆品零售额一举突破4000亿,达到4026亿元。受疫情和其他因素影响,2023年化妆品销售额再度跌破4000亿元,仅为3936亿元,同比下降4.5%。根据中研网研报预计,到2025年,仅化妆品核心消费人群(15-59岁城镇女性群体)的消费规模将达到6531亿元,未来5年年复合增速为15.2%。

  从图2中可以看出,2022年化妆品零售数据一直呈下滑趋势。对比上一年的数据,除了6,7月份的增幅为正数之外,其他月份均为负增长,其中4月份跌幅更是高达-22.3%。在22年11月份,即使在电商大促的加持下,零售总额是全年最高为562亿元,但同比仍然下滑4.6%,这也是11月份化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率5年来首次为负。

  事实上,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不仅仅反映在数据上面,还形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化妆品行业中不仅上游原料受到影响,供应链、生产端甚至于下游的终端市场,都被无情地影响着。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一年,线下关店的化妆品店,美妆品牌店铺都超过1万家。

  2023年疫情结束,各行各业重新焕发活力。在1-2月份,化妆品零售总额为656亿元,同比增长3.8%;3月份零售总额为393亿元,同比增长9.6%。受现代年轻人化妆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化妆,化妆品的销售量也在不断增长。

  作为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并且在世界所有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化妆品行业发展最快。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个人消费开支的增加,中国的化妆品市场于2017年至2022年呈现快速增长。按零售额计,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6305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10405亿元。预计2023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市场规模(按零售额计)将达到11414亿元。

  化妆品细分市场主要有护肤品、护发用品、彩妆、口腔护理、沐浴用品、防晒产品和香水等其他产品。从化妆品细分市场市场份额情况分析,根据图4可以看出,护肤品、护发和彩妆是化妆品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三者占据中国化妆品市场份额约75%,其中护肤品是几乎每个居民日常必备物品,市场所占份额最高,约51%。口腔护理产品、彩妆品和护发用品市场份额均超10%,分别为10%、11%和12%。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累计进口量为41.8万吨。同比去年降低11.78%;我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累计出口量达103.02万吨,同比去年增加6.38%。

  由表2可知,我国化妆品进口量从2016年的9.89万吨增长到2022年41.8万吨,除去2022年之外,2016年到2021年都在稳定增长。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进口量为29322吨,同比下降18.5%。累计方面,2022年1-12月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累计进口量达到417985吨,累计下降11.8%。在进口金额方面,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进口金额为151137万美元(1511.37百万美元),同比下降30.8%。累计方面,2022年1-12月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累计进口金额达到22368226千美元(22368.23百万美元/223.68亿美元),累计下降10.2%。

  到2022年底,我国化妆品出口量已经突破100万吨。从2016年的15.31万吨到2022年的103.02万吨,仅仅花费了7年时间。在这7年里,除去2021年受疫情影响,同比增速为负数,其余年份都是正数增长,其中2020年更是翻了三倍多的速度。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出口量为85038吨,同比下降3.2%。累计方面,2022年1-12月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累计出口量达到1030189吨,累计增长6.4%。在出口金额方面,。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出口金额为48161万美元(481.61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7%。累计方面,2022年1-12月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累计出口金额达到5625095千美元(5625.10百万美元),累计增长16%。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化妆品相关企业1476.74万家。近几年来,我国化妆品相关企业注册量不断增加。2019年新增254.12万家,新增量同比增长81.05%。2020年我国新增化妆品相关企业280.66万家,新增量同比增长10.44%。2021年新增439.75万家,新增量同比增长56.68%。2022年新增366.85万家,新增量同比减少16.58%。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化妆品产业集聚态势明显,目前已基本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以中西部部分地区为纽带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其中,广东、浙江等省份聚集化妆品产业代表性企业最多,产业发展较快。如图6所示,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化妆品相关企业数量分布最多的前10名省市有福建、广东、山东、陕西、浙江、江西、海南、河南、江苏和四川。其中福建以137.67万家化妆品相关企业排名第一。广东、山东分别有135.84万家、125.54万家化妆品相关企业,位居前三。这也是化妆品相关企业数量超百万家的省市,其余各省化妆品相关企业数量均少于100万家。

  从中国化妆品代表性企业区域分布情况来看,广东和上海的代表性企业数量较多,丸美股份、拉芳家化等化妆品龙头企业均分布在广东;上海分布有上海家化、伽蓝集团。此外,山东有华熙生物、浙江有珀莱雅,其余省市也均有化妆品代表性企业分布。

  截止到2023年4月,中国化妆品专利申请数量有195644个,其中有效期68118个,失效专利101896个,在审中专利25630个。2023年开年以来申请化妆品专利数量已有286件。

  近年来中国化妆品行业申请专利量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化妆品行业申请专利量达24196件,较2019年增加了5285件,同比增长27.95%,2021年较2020年有所下滑,2021年中国化妆品行业申请专利量为18619件,较2020年减少了5577件,同比减少23.05%,2022年中国化妆品行业申请专利量已完成13860件,同比减少25.56%。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技术的不断涌现,推动中国化妆品行业往高质量方向发展。

  从专利申请人来看,截止2023年4月,中国化妆品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的申请人包括欧莱雅、保洁公司、太平洋有限公司、株式会社资生堂、花王株式会社、LG生活健康股份有限公司、高露洁棕榄公司、联合利华知识产权控股有限公司、巴斯夫欧洲公司和江南大学。其中欧莱雅、保洁公司和太平洋有限公司分别一2866件、2308件和1347件的专利申请量位居前三。其余公司的专利申请量分别为1028件、901件、888件、823件、706件、677件、和621件。

  我国化妆品市场按价格和目标消费群,可以划分为高端(奢侈)化妆品、高档化妆品、中高端化妆品、大众化妆品和极致性价比五个细分市场。五个细分市场均处于多品牌竞争状态。

  高端(奢侈)化妆品市场和高档化妆品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如娇兰(Guerlain)、克里斯汀•迪奥(CD)、香奈儿(Chanel)、娇韵诗(Clarins)、兰蔻(Lancome)、雅诗兰黛(Estee Lauder)等。该类品牌主要定位于较高收入水平的少数消费者,其利用其国际品牌优势在国内大城市的百货商场设立,以树立高端品牌和高端消费的形象。

  中高端市场上,外资品牌化妆品和国内经典国货品牌共同竞争完美体育,外资品牌保持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国货品牌也逐步向中高端市场发展。该类品牌中外资品牌主要包括玉兰油(Olay)、巴黎欧莱雅(LOREAL PARIS)、资生堂(SHISEIDO)等,国货品牌则包括佰草集(Herborist)、丸美(MARUBI)等。其一般通过百货商场、大卖场、超市以及专营店等进行销售,并通过建立有效的营销渠道和进行大规模媒体宣传等方式,充分发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大众化妆品被部分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分占。该类品牌主要针对中低收入的消费群体,一般通过大卖场、超市以及专营店等渠道进行销售,目前在电商中的布局也相对最广。该领域品牌数量较多,外资品牌包括妮维雅(NIVEA)、旁氏(PONDS)等,本土品牌包括相宜本草、自然堂、丁家宜等。

  长期以来,我国化妆品行业主要被国际品牌所占据,尤其在高端彩妆市场,几乎被国际品牌所垄断。2015年,在我国销售额排名前15的彩妆品牌中,国际品牌有11个,包括香奈儿、LV、雅诗兰黛、欧莱雅等全球知名企业,主要来自美国、法国和日本。凭借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品牌优势、日积月累的人气口碑、稳定的产品质量以及成熟的渠道铺设等优势,国际化妆品品牌在中国市场赢得了庞大且稳定的客户群,对本土品牌造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现代化妆品产品起源于欧洲。行业发展早期,来自欧美的化妆品占据了全球主要市场,占据了行业竞争的有利位置。然而,国际化妆品巨头一般拥有全球架构体系,品牌整体策略层面的问题一般由全球总部来进行决策,各大品牌的预算设定、指标设定、产品设计很大程度上也是全球协调统一,品牌决策流程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其面对区域性市场时,存在灵活性不足的问题。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本土品牌将会逐步崛起,在行业竞争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市场份额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相比于国际品牌,本土品牌基于区域性的文化背景及审美标准,对本地消费者的需求理解更透彻,产品研发更加具有针对性。

  对比韩国、日本化妆品品牌的发展历程,两国均经历了初期由国际品牌化妆品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而后本土品牌不断蚕食国际品牌份额,最终超过国际品牌份额的过程。目前,我国彩妆市场的发展已初步呈现了韩日彩妆市场的发展特征,本土彩妆品牌的市场份额正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趋势,不断抢占国际品牌所占领的市场份额。

  需求层面变化:在通过渠道的触达完成了行业的消费者教育之后,当前国内消费者的美妆消费习惯正在不断地趋于成熟与专业,消费者正在追求更安全、更健康和更高效的生活方式。反映在产品需求端,就是越来越关注产品的具体成分与功效,追本溯源。这是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为化妆品这门生意在时尚属性和快消属性外加载了一层功效属性,也对企业经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整体来看,新一代消费者的美妆消费理念在新媒体时代的消费教育下已经极为成熟,品牌建立信任感的难度也在提升,仅仅简单地依托促销推广宣传已经不足以打动越来越成熟的新时代消费者。因此对于品牌来说,当前树立产品功效的大旗,能够有效帮助自身产品实现较为完善和权威的品牌专业背书,并在日益红海的竞争市场中建立差异化消费者认知。

  流量红利消减倒逼企业回归产品力本身:当前流量投放效率呈现行业下降趋势,在疫情催化下,品牌主们纷纷拥抱线上营销方式后,竞争不断加剧,平台费用也越发高企,优质KOL头部化正不断加速,相应的投放成本也水涨船高。且传统平台流量被分流严重,品牌通过押宝某个平台的红利取得爆发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将更需要从品牌自身的产品内容出发获取消费者认可。

  一级投融资遇冷,新锐品牌投放资源缺失明显:从化妆品投融资数据方面,去年以来美妆行业的早期投融资也有所遇冷,少数的融资项目主要也以中后期项目为主,新锐品牌融资热潮降温。因此,短期不具备平台全链路的运营能力,又没有资本帮助实现大规模投放的新锐品牌来说,运营压力陡然上升。

  政策监管加码,引导市场良性竞争,企业产品力成关键要务。自2021年1月1日起,《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之后多部重要配套法 规相继发布,我国化妆品监管法规新体系已初步成型,这是自1989年之后首次对化妆品相关行业监管规章制度进行的改革;2022年,伴随多部法规的过渡期行将结束,行业将进入科学、严谨、高效的监管新时代。行业门槛的建立出清了一批以重营销轻产品的打产品擦边球的中小品牌,这也为头部品牌提供良性发展的环境。

  随着消费者更加成熟,他们在产品用途、成分和品牌定位上的偏好也更为细分。美白、祛、抗衰老、保湿、防晒、补水这些概念将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同。眼部、唇部、脸颊以及颈部的细分产品更贴近消费者具体需求。同时,随着国内消费的进步和细分,高档化和大众化将成为化妆品品牌发展的大方向。高档品牌侧重于满足消费者特定需求和主观体验;大众化产品专注于一般性的客观功能需求。

  享受健康、环保的低碳生活已成为国内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共识,顺应这种环保潮流,在化妆品的生产和使用上追求自然、绿色,成为化妆品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消费者要求化妆品对无害,近几年来,纯天然产品、有机产品备受追捧,是未来化妆品市场的一个发展热点,也是各化妆品企业加强研发的重点领域。

  化妆品行业涉及生物技术、化学合成等多个学科领域,除了各个学科自身的技术发展,交又学科的应用也日益成熟。如:通过植物提取技术与化学合成技术的结合,生产天然原材料,通过生物技术与高分子应用的结合,提取植物原料、改进产品剂型等。

  全渠道逐渐融合近几年,随着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网上支付安全水平的提升,电商渠道发展势头迅猛。此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消费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二、三线城市居民数量、人均收入稳步上升同时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鉴于现代销售渠道下沉有限日化店在二、三线城市得到迅速发展。鉴于此化妆品企业多管产下实行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建设,在巩固原有传统销售渠道的同时布局电商渠道,实现多渠道销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品牌通过向国外竞争对手学习,不断提升营销能力、改善品牌形象,增强自身品牌竞争力。国内品牌比国际品牌更善于开发二、三线日化店渠道,迅速抢占二、三线城市大众市场。同时,为了适应消费者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以及为了追求高端产品所对应的高利润率,国内品牌开始推出高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市场渗透。

Copyright © 2012-2024 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 备案号:鄂ICP备10203041号-1